逛璧山县医院论坛请注册。欢迎院内外朋友光临本论坛。本论坛有一群热爱论坛的朋友倾力建成,旨在进行朋友间的交流、学术上的探讨、品德上的修炼、思乡悟性的升华、业务上的提高、意见或者建议反馈的收集等。

Join the forum, it's quick and easy

逛璧山县医院论坛请注册。欢迎院内外朋友光临本论坛。本论坛有一群热爱论坛的朋友倾力建成,旨在进行朋友间的交流、学术上的探讨、品德上的修炼、思乡悟性的升华、业务上的提高、意见或者建议反馈的收集等。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璧山县医院医患及院内交流平台


您没有登录。 请登录注册

心电图学习

向下  留言 [第1页/共1页]

1心电图学习 Empty 心电图学习 周二 八月 02, 2011 8:33 pm

我心飞扬


中学生

心电图波段相应心电活动
P波心房除极
PR段房室传导时间
QRS波群心室除极
ST段与T波心室复极的
缓慢期与快速期
标准十二导联系统
v肢体导联系统—反映心脏矢状面情况
双极肢体导联:ⅠⅡⅢ
加压单极肢体导联:avR avL avF
v胸前导联系统—反映心脏水平面情况
包括:V 1 、V 2 、V 3 、V 4 、V 5 、V 6
肢体导联系统—反映矢状面情况

一、常规导联
1.标准导联是双极肢体导联,反映两个肢体之间的电位差,包括I、Ⅱ、Ⅲ导联。
(1)I导联心电图机正极接左上肢,负极接右上肢。
(2)Ⅱ导联正极接左下肢,负极接右上肢。
(3)Ⅲ导联正极接左下肢,负极接左上肢。
2.加压单极肢体导联
(1)右上肢导联(aVR)探查电极置于右上肢并与心电图机正极相连,左上、下肢连接构成无关电极并与心电图机负极相连。
(2)左上肢导联(aVL)探查电极置于左上肢并与心电图机正极相连,右上肢与左下肢连接构成无关电极并与心电图机负极相连。
(3)左下肢导联(aVF)探查电极置于左下肢并与心电图机正极相连,左、右上肢连接构成无关电极并与心电图机负极相连。
心电图肢体导联
加压肢导
3.胸导联
(1)V1导联胸骨右缘第4肋间,反映右心室的电位变化。
(2)V2导联胸骨左缘第4肋间,作用同V1。
(3)V3导联V2与V4连线的中点,反映室间隔及其附近的左、右心室的电位变化。
(4)V4导联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,作用同V3。
(5)V5导联左腋前线V4水平处,反映左心室的电位变化
(6)V6导联左腋中线V4水平处,作用同V5。
胸前导联—反映水平面情况

二、正常心电图
(一)心电轴测定的临床意义
1.正常心电轴一般在0°~90°之间。
2.电轴右偏
·心电轴轻度或中度右偏(+90°~+120°),可见于正常婴儿、垂位心脏、肺气肿和轻度右室肥大。
·心电轴显著右偏(+120°~+180°)及重度右偏(+180°~+270°),可见于右心室肥大、左束支后分支传导阻滞。
电轴
3.电轴左偏
·心电轴轻度或中度左偏(-300~-30°),可见于妊娠、肥胖、腹水、横位心和轻度左心室肥大。
·心电轴显著左偏(-30°~-90°),可见于左心室肥大、左束支前分支传导阻滞。
(二)心电图诊断心电图各部分的正常范围及其变化的主要意义
P 波
P 波
(1)形态:正常P波在多数导联呈钝圆形,可有轻微切迹,但双峰间距<0.04s。
(2)方向:窦性P波在aVR导联倒置,在I、Ⅱ、aVF和V3~V6导联直立,其余导联可以直立、低平、双向或倒置。
·若P波在aVR导联直立,Ⅱ、Ⅲ、aVF导联倒置,称为逆行P波,表示激动起源于房室交界区。
(3)时间
·正常:P波时间≤0.11S。
·异常:P波时间>0.11s,且切迹双峰间距≥0.04s,表示左心房肥大或心房内传导阻滞。
(4)电压
·正常:肢体导联P波电压<0.25mV,胸导联<0.20mV。
·异常:P波电压在肢导联≥0.25mV,胸导联≥0.20mV,提示右心房肥大。
P-R间期
·从P波开始到R波(实际是Q波)开始
·P波+PR段
·激动从心房传到心室的时间
·正常0.12~0.20s
QRS波群

三、形成与电压
·V1、V2导联多呈rS型,R/S<1,Rv1,<1.0mV,超过此值常提示右心室肥大。
·V5、V6导联以R波为主,R/S>1,Rv5。<2.5 mV,超过此值常提示左心室肥大。
·RavR<0.5mV,超过此值常提示右心室肥大
·RavL<1.2mV,RavF<2.0mV,如超过此值,常提示左心室肥大
Q波
·正常人除aVR导联可呈Qr外,其他导联Q波的振幅不得超过同导联R波的1/4,时间不得超过0.04s,而且无切迹。
·超过正常范围的Q波称为异常Q波,常见于心肌梗死。
S-T段
·正常S-T段:
·多为一等电位线。
·在任何导联S-T段下移不应超过0.05mV。
·S-T段上抬在V1~V3导联不超过0.3mV,其他导联均不超过0.1 mV。
S-T段异常的情况
·S-T段下移超过正常范围:心肌损害的征象,也可见于低血钾、洋地黄作用、心室肥厚及室内传导阻滞等。
·S-T段上抬超过正常范围且弓背向上:急性心肌梗死;
·S-T段上抬超过正常范围且弓背向下:急性心包炎。
·S-T段上抬亦可见于:变异型心绞痛、室壁膨胀瘤。
T波
·(1)形态正常的T波是一个不对称的宽大而光滑的波,其前支较长,后支较短。
·(2)方向正常情况下,T波的方向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,但若V1导联T波直立,则V2、V3导联T波就不应倒置。
·T波
·振幅>R/10
(同导)
T波的异常情况
·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:
·T波低平、双向或倒置:心肌缺血、心肌损害、低血钾或洋地黄作用、心室肥厚及束支传导阻滞等。
·T波显著增高: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与高血钾。
Q-T间期
·从Q波开始到T波结束(对比PR间期)
·代表心室除极与复极所需要的总时间。
·正常:0.32-0.44s.
·心率越快,Q-T间期越短,反之则越长。
·Q-T间期延长:心肌缺血、心肌损害、心室肥大、心室内传导阻滞、低血钙、低血钾及胺碘酮、奎尼丁等药物影响。
U波
·U波是T波后0.02~0.04s时出现的一个振幅很小的波,其方向与T波方向一致,电压低于同导联的T波。
·异常情况:明显U波升高见于血钾过低,也可见于服用奎尼丁、洋地黄、肾上腺素等药物之后。
临床应用
·心房肥大
·心室肥大
·心肌梗死
·心肌缺血
·心律失常
心电图特点(心房肥大)
·记忆关键:
·心电图上反映心房的是P波,
·时间反应左心房,
·振幅反映右心房。
(一)右心房肥大
·P波高尖,电压>0.25mV,Ⅱ、Ⅲ、aVF突出。
(二)左心房肥大
·P波增宽,时间>0.11S,双峰间距≥0.04s,Ⅰ、Ⅱ、aVL明显。
(三)双房肥大
·P波:异常高大、明显增宽呈的双峰型。
心电图特点(心室肥大)
记忆关键:
心室在心电图上主要表现为R波,
V1在右,
V5在左。
(一)左心室肥大
1.左室电压增高的表现:
·Rv5>2.5mV
·Rv5+Sv1>3.5mV(女性)~4.0mV(男性);
2.心电轴左偏。
3.以R波为主的导联,S-T段下移>0.05mV,T波低平、双向或倒置。
(二)右心室肥大
1.QRS波群电压改变:
·Rv1>1.0mV
·Rv1+Sv5>1.2mV
·RavR>0.5mV
2.心电轴右偏。
3.右胸导联S-T段下移>0.05mV,T波低平、双向或倒置。

四、心肌梗死与心肌缺血
(一)心肌梗死基本图形(重要)
记忆关键:心肌供血主要靠冠状动脉,冠脉充盈在舒张期,而心电图上反映舒张期改变的是ST段和T波。
1.缺血型T波改变
·“冠状T波”,两支对称的尖深倒置T波。
2.损伤型S-T段移位
·呈弓背向上的S-T段抬高,明显时可形成单向曲线。
3.坏死型Q波改变
·梗死区的导联上Q波异常加深、增宽(宽度>0.04s,深度≥R/4)
(二)心肌缺血
1.心绞痛
(1)典型心绞痛
·S-T段水平型或下垂型压低≥O.1mV,T波倒置、低平或双向。
(2)变异型心绞痛
·S-T段抬高,常伴T波高耸。
(只在发作时出现,与心梗鉴别)
2.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
(1)S-T段压低(aVR导联除外)。
(2)T波低平、双向或倒置。
五、心律失常
(一)过早搏动
1.室性过早搏动(记忆关键:室性与QRS有关)
①提早出现的QRS-T波群,其前无提早出现的异位P′波。
②QRS波群形态宽大畸形,QRS≥0.12s。
③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。
④有完全性代偿间歇。
室早
2.房性过早搏动
记忆关键:房性与P波和PR间期有关,与QRS绝对无关
①提早出现的房性P′波,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
②P′-R间期≥0.12s
③房性P波后有正常形态的QRS波群
④不完全代偿间歇
房性早搏
3.交界性过早搏动
记忆关键:交界性与QRS基本无关
①提早出现的QRS波群,形态基本正常。
②提早出现的QRS波群之前或之后可有逆行P′波,也可见不到逆行P′波。若逆行P′波在QRS波群之前,P′-R间期<0.12s;若逆行P′波在QRS波群之后,R—P′间期<0.20s。
③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歇。
4.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
定义:一系列连续很快的房性或交界性早搏(连续3次以上)。
①频率150~250次/分钟,节律绝对规则。
②QRS波群形态基本正常,其时间<0.10s。
③ST-T可无变化,或S-T段下移和T波倒置。
5.室性心动过速
记忆关键:一定与QRS有关
①连续3个或3个以上室性早搏。
②频率150~200次/分钟,R-R大致相等,室律可略有不齐。
③QRS波群畸形、增宽,时间≥0.12s,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。
(二)心房颤动
记忆关键:一定与P波有关
1.P波消失,代之以一系列大小不等、间距不均、形态各异的心房颤动波(f波),其频率为350~600次/分钟。
2.R-R间距绝对不匀齐。
3.QRS波群形态一般正常。
(三)心室扑动
记忆关键:一定与QRS波有关
①QRS-T波群消失。
②代之以连续、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幅的心室扑动波(正弦波)。
③频率为180~250次/分钟。
(四)心室颤动。
①QRS-T波群完全消失
②代之以形状不一、大小不等、极不规则的心室颤动波。
③频率为250~500次/分钟。
(五)房室传导阻滞
·记忆关键:
·一定与PR间期有关
·而PR间期正常值是0.12-0.20s。
1.I度房室传导阻滞
(1)窦性P波之后均伴随有QRS波群。
(2)P-R间期固定的延长:P-R间期≥0.21 s。
Ⅰ度***B
Ⅱ度房室传导阻滞
主要表现为部分P波后,QRS波脱漏。
(1)Ⅱ度I型又称莫氏I型
①P波规律地出现;
②P-R间期呈进行性延长(而R-R间距则进行性缩短),直至出现一次心室漏搏,其后P-R间期又恢复为最短,再逐渐延长,直至又出现心室漏搏。这种周而复始的现象,称为房室传导的文氏现象。
·房室传导比例常为3:2、4:3、5:4等。
(2)Ⅱ度Ⅱ型又称莫氏Ⅱ型
·P波有规律地出现。
·PR间期恒定(正常或延长)。
·QRS波群成比例地脱漏。
Ⅱ度Ⅱ型***B
Ⅲ度房室传导阻滞
(1)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,P-P与R-R间距各有其固定的规律性。
(2)心房率>心室率。
(3)QRS波群形态正常或宽大畸形。
III 度***B
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
1.分析与鉴别各种心律失常。
2.确诊心肌梗死及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。
3.协助诊断慢性冠脉供血不足、心肌炎、心肌病及心包炎。
4.判定有无心房、心室肥大,从而协助某些心脏病的病因学诊断。例如风湿性、肺源性、高血压性和先天性心脏病等。
5.观察某些药物对心肌的影响,包括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(如洋地黄、抗心律失常药物)及可能对心肌有损害的药物。
6.对某些电解质紊乱(如血钾、血钙的过高或过低),心电图不仅有助于诊断,还对指导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。

返回页首  留言 [第1页/共1页]
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

 
  •  |  |